当前位置: > 赞美诗歌 > 诗:707歌本 > 教会侍奉246-333 > 教会246-250 >

250.主内相爱

伴奏
原唱




第250首 主内相爱Blest be the Tie that Bonds 福西特(John Fawceit 1740-1817,7,25)作词(1782年) ,内格里(H.G.Nagelpi.1773,5,26-1836,12,26)作曲,梅森(Lowell Mason,1792,7,8-1872,8,11)改编(1845年) 主内兄弟姐妹,相爱以诚以敬, 彼此团结同心合意,如同天上光景。 在父恩座之前,我们虔心祈求, 同一盼望,同一志向,同样安慰、悲愁。 彼此疼爱体谅,彼此顾念担当; 若有一位受苦受难,大家泪落心伤。 我们遇有分离,心中不免悲伤, 灵里仍然相连合一,还有再会指望。 但愿那日快临,再无离别忧情; 在天同处,相爱相亲,快乐直到永恒。 这首著名的圣诗是英国浸礼会牧师福西特所作。他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小镇,幼年家贫无法上学,11岁丧父,13岁在一个手工作坊当学徒,每天劳动14个小时,晚上把蜡烛放在瓦罐里,在阁楼上偷看《天路历程》。16岁时他听到卫理公会的传道士怀特菲尔德的讲道,深受感动,决心皈依基督。他先在卫理公会,以后参加了浸信会。1763年他开始传道,到约克郡希布登桥小村庄当牧师,条件十分艰苦。他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信徒灵性。虽然待遇菲薄(小教堂每年只付他25英镑薪金),但毫无怨言,还将自己住宅让出一部分为本村开办学校,供失学儿童求学。因此他深得信徒的爱戴。1772年英国伦敦卡特街浸会大会堂慕名特来聘请他,该教堂规模宏大,经济力量雄厚。福西特牧师答应前往。乡村的教会为他一家举行了欢送会,恭听牧师的临别证道。唱罢告别的诗歌后已有搬运行李的货车在门口等候。在整装待发之时,信徒们心情十分悲痛,泣不成声,有的甚至拉着牧师的手不让他上车。在这难舍难分的时刻,如此场景,能不让人感动吗?这时福西特牧师发现尚有一个箱子没有装上车,而他夫人站在箱子旁边若有所思。福西特问她:“你在想什么?”她回答说:“你想我们这样做对吗?哪里能找到像这里的信徒如此有爱心,如此愿帮助我们的人?”福西特听了很感动,就说:“是的,我想你是对的。我作出离开的决定太仓促了。我曾想,到了伦敦以后收入多了,对你和四个孩子都有好处,现在我真的于心不忍。”于是,他毅然吩咐将行李从马车上搬下来,婉言谢绝了伦敦教会的聘请和优厚的待遇。从此以后,福西特终身安于菲薄的年薪,和信徒们同甘共苦。为了纪念这件难忘的事件,福西特牧师用《路加福音》第12章第15节“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这节经文,动笔写了这首原题为《兄弟之爱》的诗歌。毫无疑问,这是体现教会弟兄手足之情和在主里面和睦团结的最好的一首诗。如果当时福西特真的到伦敦去,将是教会的重大损失。他爱主爱人的心体现于此。 《赞美诗》(506版)第494首《礼拜完毕》也是福西特作词的。 曲作者内格里是瑞士人,为瑞士歌唱家协会的发起人和主席。他与音乐家贝多芬是朋友。他是一个出版商,曾为贝多芬,克莱曼蒂,克莱默等音乐家出版过乐谱。他的出版物印刷精良,贝多芬很喜欢与他合作。他曾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作品第31号,第1首)的第一乐章的第27节和第28小节之间;加上了一个小节,并予以出版,这就使内格里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一起流传于世。他最喜爱男声四重唱,一生多半致力于写教会乐曲和音乐教育工作。他所写的赞美诗旋律简洁,信徒们很喜欢唱。1836年他在苏黎世逝世。 《赞美诗》(505版)240首《为主而生》和第246首《竭力寻求》也是内格里作曲的。 改编者是圣乐音乐家梅森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梅德菲尔德。幼年在校时就喜欢音乐,16岁时已成了乡村教堂唱诗的指挥。1812年迁居乔治亚州,在一家银行当办事员,同时在长老会礼拜堂任管风琴师及唱诗班指挥,并开始学习和声学和作曲。他自编了一本《圣乐曲调集》,送到好几家印刷长和出版社去,虽然讲明不要稿费,也没有一家肯承印。后经波士顿亨德尔.海顿音乐社出资代印,结果销路之广,出人意料,大大鼓舞了梅森,使他决定以音乐为他的终生事业。1827年他迁居波士顿,当选为亨德尔及海顿学会主席,并任教堂唱诗班指挥十四年。1829年编辑出版了第一本《儿童赞美诗》。他为了培养训练儿童唱诗,创办成立波士顿音乐学院,专门训练儿童唱歌。1834年又在音乐学院内成立了培训儿童音乐的教师培训班。他还负责出版音乐杂志,编辑出版了80多种诗歌集,创作诗歌曲谱1126首,改编496首,对提高美国的音乐水平,改善教会圣乐方作出突出贡献,为19世纪美国音乐界最有影响的人物。1835年纽约大学授予他第一位音乐博士学位。
0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