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001.圣哉真神
002.在主宝座前
- 崇拜
- 2019-10-11 22:45
伴奏
示唱
第2首 在主宝座前
Before Jehovah’s Awful Throne
(《颂赞诗歌》第2首)
瓦茨(Isaac.Watts. 1674,7,17-1748,11,25)作词(1719年);哈顿(John .Hatton,1710-1793)作曲(1793年)
词作者瓦茨出生于英国独立教会一位执事的家庭。当时不属国教的信徒横遭迫害,瓦茨的父亲曾因此被捕入狱,但他们全家人都信仰坚定,刚强不屈。母亲常抱着小瓦茨去探监。由于家境贫困,营养不足,小瓦茨从小身体虚弱,身体矮小。及至长大无钱上学。曾有人愿出资供他上学,但以毕业后要在国教内任圣职为条件,遭到他父子的坚决拒绝,毅然决定自己到伦敦私立学校半工半读。
瓦茨从小就表现出文学方面的才华。18岁那年他从伦敦学校回家度暑假,在参加礼拜后,他指出所唱诗篇实在平淡乏味。担任该堂执事的父亲对他说:“青年人,你不要消极地指责和批评。你说不好,请你写点好的给我们吧!”他接受了这个挑战,回家后就根据《启示录》第5章写了一首八节的长诗,题为《颂赞被杀的羔羊》,下周带到教会,让信徒群众试唱,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他们要求他继续写下去。于是他几乎每周都写一首,到他21岁时便积累了一百多首,先后出版了好几本圣诗集,其中以1707年问世的《圣诗与灵歌》和1719年出版的《以新约的言语仿写大卫的诗篇》,最为脍炙人口。这些以旧约的诗篇为依据所写的具有福音特点的现代圣诗,为教会的崇拜增色不少。
瓦茨虽然很有才华,但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通情达理。他一生健康欠佳, 却坚持登台讲道,诲人不倦。他生平轶事甚多,现举例如下:
据说曾有一位少女同他用诗词通信,渐生爱慕之情,及至见面,那女子嫌他长得丑陋矮小,不愿意与他结合。瓦茨很能理解,也不生气,仍终生与该女子保持友谊。
瓦茨身量虽然矮小,但声音洪亮,言词动听,讲道有力。某次,他在一座礼拜堂讲道,有个信徒见他其貌不扬,竟以讥讽的口气问:“那位矮子,难道就是鼎鼎大名的瓦茨博士吗?”瓦茨听见了,并不生气,却出口成章,以下面的诗句作答:
“顶天立地岂算高?手握洋海又如何?
方寸心灵断一切,思想判别人高低。”
瓦茨在1712年因身体不佳,就接受了伦敦阿布尼爵士夫妇的邀请,到他家别墅休养。原定做客一星期,谁知一住就是36年,直到去世。瓦茨的许多诗文是在这个别墅内写成的。除写圣诗以外,瓦茨还将《诗篇》译为韵诗,且著《逻辑学》一书,英国牛津大学曾选作课本。1728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被列入《英国诗人传》之中。他去世后,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特为他立了一个纪念碑。
瓦茨一生写诗600余首,在当时是一个最高记录,难得的是至今仍有许多为人传诵不衰。
本诗是瓦茨根据《诗篇》72:8-17“祂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诸王都要叩拜祂,万国都要侍奉祂,……祂的名要存到永远。人要因祂蒙福”而创作的一首宣扬上帝威仪和尊严的布道圣诗,是他所写韵文诗篇第72篇的第二部分。原诗共有八节。第一节为耶稣普治万方(诗72:8,5,17);第二节为看哪,海岛与它们的君王来到(诗72:10,11);第三节为波斯看见上帝的荣耀(诗72:17);第四节为不断的祷声向祂奉献(诗72:11,15);第五节为万方万国万族万民(诗72:17);第六节为在主治下人人多福(诗72;4);第七节为主彰显医治之能(诗72:12-14);第八节为受造众生皆当兴起。
《诗篇》72篇原为大卫预言他儿子所罗门作王的荣耀,在瓦茨的笔下则成了庆祝基督统治普世预言的应验,和太28:19,20所载基督伟大使命的实现。瓦茨说:“这首诗篇可以说是预言基督和祂的救恩。我赋予它以历史的意义。也就是说,预言既已成就,就不必在疑惑和朦胧之中唱这首诗了。”
在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居民素以残杀食人为生,后全国接受了基督教信仰,遂弃暗投明,尊奉真神。1862年五旬节,国王率领五千公民举行仪式,异口同声合唱这首《在主宝座前》。他们决心改变过去的生活,按照基督教的精神制定新的法律,与近邻各族和睦相处,真正实现了“在主治下人人多福”。
为这首诗谱曲的是英国作曲家哈顿。调名《杜克街》(DUKE STREET),是为纪念他曾居住过的地方。
《赞美诗》506版第25首《歌颂主尊荣》,68首《颂主化功》,74首《千古保障》,76首《普世欢腾》,95首《思想十架》,96首《思想十架》,98首《在十架》,103首《主流宝血》,133首《永不再分散》,143首《圣灵降临》,218首《同往锡安》,237首《佳美脚踪》,262首《耶稣邀请圣民》,263首《巍巍圣堂》,265首首《清晨颂主》,505版的《万众颂赞》(第8首),《圣徒崇拜》(第10首),《清晨颂主》(第29首),《高天之上》(第46首),《思想十架》(第72首),《齐来颂主》(212首)《主定之日》(440首)等也是瓦茨作词的。
示唱
第2首 在主宝座前
Before Jehovah’s Awful Throne
(《颂赞诗歌》第2首)
瓦茨(Isaac.Watts. 1674,7,17-1748,11,25)作词(1719年);哈顿(John .Hatton,1710-1793)作曲(1793年)
词作者瓦茨出生于英国独立教会一位执事的家庭。当时不属国教的信徒横遭迫害,瓦茨的父亲曾因此被捕入狱,但他们全家人都信仰坚定,刚强不屈。母亲常抱着小瓦茨去探监。由于家境贫困,营养不足,小瓦茨从小身体虚弱,身体矮小。及至长大无钱上学。曾有人愿出资供他上学,但以毕业后要在国教内任圣职为条件,遭到他父子的坚决拒绝,毅然决定自己到伦敦私立学校半工半读。
瓦茨从小就表现出文学方面的才华。18岁那年他从伦敦学校回家度暑假,在参加礼拜后,他指出所唱诗篇实在平淡乏味。担任该堂执事的父亲对他说:“青年人,你不要消极地指责和批评。你说不好,请你写点好的给我们吧!”他接受了这个挑战,回家后就根据《启示录》第5章写了一首八节的长诗,题为《颂赞被杀的羔羊》,下周带到教会,让信徒群众试唱,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他们要求他继续写下去。于是他几乎每周都写一首,到他21岁时便积累了一百多首,先后出版了好几本圣诗集,其中以1707年问世的《圣诗与灵歌》和1719年出版的《以新约的言语仿写大卫的诗篇》,最为脍炙人口。这些以旧约的诗篇为依据所写的具有福音特点的现代圣诗,为教会的崇拜增色不少。
瓦茨虽然很有才华,但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通情达理。他一生健康欠佳, 却坚持登台讲道,诲人不倦。他生平轶事甚多,现举例如下:
据说曾有一位少女同他用诗词通信,渐生爱慕之情,及至见面,那女子嫌他长得丑陋矮小,不愿意与他结合。瓦茨很能理解,也不生气,仍终生与该女子保持友谊。
瓦茨身量虽然矮小,但声音洪亮,言词动听,讲道有力。某次,他在一座礼拜堂讲道,有个信徒见他其貌不扬,竟以讥讽的口气问:“那位矮子,难道就是鼎鼎大名的瓦茨博士吗?”瓦茨听见了,并不生气,却出口成章,以下面的诗句作答:
“顶天立地岂算高?手握洋海又如何?
方寸心灵断一切,思想判别人高低。”
瓦茨在1712年因身体不佳,就接受了伦敦阿布尼爵士夫妇的邀请,到他家别墅休养。原定做客一星期,谁知一住就是36年,直到去世。瓦茨的许多诗文是在这个别墅内写成的。除写圣诗以外,瓦茨还将《诗篇》译为韵诗,且著《逻辑学》一书,英国牛津大学曾选作课本。1728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被列入《英国诗人传》之中。他去世后,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特为他立了一个纪念碑。
瓦茨一生写诗600余首,在当时是一个最高记录,难得的是至今仍有许多为人传诵不衰。
本诗是瓦茨根据《诗篇》72:8-17“祂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诸王都要叩拜祂,万国都要侍奉祂,……祂的名要存到永远。人要因祂蒙福”而创作的一首宣扬上帝威仪和尊严的布道圣诗,是他所写韵文诗篇第72篇的第二部分。原诗共有八节。第一节为耶稣普治万方(诗72:8,5,17);第二节为看哪,海岛与它们的君王来到(诗72:10,11);第三节为波斯看见上帝的荣耀(诗72:17);第四节为不断的祷声向祂奉献(诗72:11,15);第五节为万方万国万族万民(诗72:17);第六节为在主治下人人多福(诗72;4);第七节为主彰显医治之能(诗72:12-14);第八节为受造众生皆当兴起。
《诗篇》72篇原为大卫预言他儿子所罗门作王的荣耀,在瓦茨的笔下则成了庆祝基督统治普世预言的应验,和太28:19,20所载基督伟大使命的实现。瓦茨说:“这首诗篇可以说是预言基督和祂的救恩。我赋予它以历史的意义。也就是说,预言既已成就,就不必在疑惑和朦胧之中唱这首诗了。”
在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居民素以残杀食人为生,后全国接受了基督教信仰,遂弃暗投明,尊奉真神。1862年五旬节,国王率领五千公民举行仪式,异口同声合唱这首《在主宝座前》。他们决心改变过去的生活,按照基督教的精神制定新的法律,与近邻各族和睦相处,真正实现了“在主治下人人多福”。
为这首诗谱曲的是英国作曲家哈顿。调名《杜克街》(DUKE STREET),是为纪念他曾居住过的地方。
《赞美诗》506版第25首《歌颂主尊荣》,68首《颂主化功》,74首《千古保障》,76首《普世欢腾》,95首《思想十架》,96首《思想十架》,98首《在十架》,103首《主流宝血》,133首《永不再分散》,143首《圣灵降临》,218首《同往锡安》,237首《佳美脚踪》,262首《耶稣邀请圣民》,263首《巍巍圣堂》,265首首《清晨颂主》,505版的《万众颂赞》(第8首),《圣徒崇拜》(第10首),《清晨颂主》(第29首),《高天之上》(第46首),《思想十架》(第72首),《齐来颂主》(212首)《主定之日》(440首)等也是瓦茨作词的。
本文由【现代真理网站】首发,转载须告知。
本文链接
下一篇:003.同心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