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福音布道 > 散道收集 >
  • 文章列表: 婚姻与天国 王敬之 | 末世论 王敬之 | 人生四境 王敬之 | 什么是教育? 王敬之 | 约伯的信心 王敬之 | 怎样把握圣经 王敬之 | 点亮陌生人的灯 | 你和你的全家 | 耶稣为何而来 | 因信称义与灵魂不朽 | 基督徒:江湖好汉还是武林英 | 解读《诗经、周颂、敬之》 | 翘首古今圣人梦 | 新中华文明论坛2023问题解答 | 耕耘与守望 | 把握圣经主线条 | 从《诗经?周颂?敬之》说起 | 圣经的总框架 | 白话三天使信息 | 圣经的整体观与局部视角 | 人生驿站:诗与远方 | 留意圣经自己的解释 | 记念安息日的七个理由 | 农业是一切教育之本 | 不再记念? | 创造主及其创造 | 存完全的心? | 代祷与宣教 | 福音遍天下 | 印度印象 | 斯里兰卡探访 | 宣教之旅的启示 | 回应《基督复临安息日8个异端 | 劝学 | 部分与整体 | 如何向佛教徒传福音 | 中华圣工史 | 瓦格纳兵变看善恶之争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人工智能而来的启示 | 钢锯岭英雄(二) | 新加坡布道会 | 以弗所書主题下的夫妻合一 | 地狱之火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1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2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3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4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5 | 上帝的使命与我的使命 |
  • 你和你的全家(徒16:31)

     
     
     

    你和你的全家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主内的家人,大家安息日平安!今天正好遇到中国的小年,也顺便祝大家小年喜乐,家庭平安,上帝的赐福与每一个家庭同在!今天分享的题目:你和你的全家。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很容易想到《使徒行传》十六章第31节的经文。这节经文有一个背景,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我们在分享的过程中,再一一地讲解经文。

     

     
     

    开始祷告:

     
     

     

    天父上帝,我们满心地感谢赞美主你的恩典,感谢你的慈爱。在这美妙的安息日,也是中国农历小年的时候,我们感恩主你对我们的带领、保守。在安息圣日,更是恳求圣灵赐平安、悟性与我们,也让我们的内心火热,去迎接新的一年!前面的路看似不平坦,有很多的挑战,主啊,恳求你特别赐给我们无穷的力量,让我们的胸怀更加开阔,让我们的眼界更加高远。我们恳求你的福分与我们每一位弟兄姐妹、每一个家庭同在!献上祷告,奉基督圣名。阿们!

     

     
     

    主题经文:

     
     

    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今天选的这个题目,显然超过了我们个人——你和你的全家。为什么会来谈这样一个问题呢?它其实有一个背景。众所周知,今天基督教能在世界各地传开,主要还是得益于西方国家所派出的传教士在过去一两百年间做出的努力,使得今天福音在世界各地传开。所以,从基督教传播的源头所带有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就对世界各地的基督教都有一定的影响。

     

    东方人的思维,会说'我们'的教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牧师,'我们'的国家。'我们' 就有一种群体的思维。若留意,会发现我们信主以后常常说的一句话:我愿意接受主耶稣基督为我个人的救主。比较突出个人。若留意我们所唱的赞美诗,基本上也都是'我'和主的关系,'我'的感悟,'我'在'我'的学习过程中间与主的交流,'我'对主的盼望,甚至于主基督也是为'我'而复临。这个以'我'、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思想、语言,在基督教界得以广泛的蔓延。

     

    从西方的文化来说,他们这种个人主义,也受到语言文化的影响。他们讲的语言中,常常会把'我'带进去:讲到教会,说'我'的教会;一个牧师会说'我'的长老、'我'的教会。即便是信主之后考虑的问题,多多少少还是限制在'我'得救的这个问题上,比较少的考虑他人的问题。这种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围绕着以'我'为中心的语言,在我们基督教的书籍、刊物中比比皆是。

     

    怀爱伦在著作中提到这样的一个规则:“自然的一条定律是,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一经流露,就会得到鼓励和加强。语言表达思想,思想也随着语言。”《服务真诠》18章{MH 251.4} 在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思维之下,潜移默化地使基督徒在思考我们个人成长的问题上,常常以我个人的得救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重点,比较少的会从宣教的角度和传福音的角度以及为他人谋福利的角度,来看我应当做什么?我应当怎样行?

     

    在如此背景之下,我们今天特别有必要来一起看一看《圣经》中对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动、上帝的救赎计划,祂所重视的中心究竟在哪里?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打开《圣经》发现,上帝在第六天造人,祂首先造了亚当。造了亚当以后,并没有急着给他赐福,而是吩咐他应当怎么做。之后上帝造了女人。在《创世记》的第一章,上帝在女人被造之后,给这个家庭赐福。首先看今天的第一段经文。

     

    创1:28 “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请注意,这段话不是在亚当一个人被造后说的,而是在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出现之后。上帝造人,就是为了赐福人类;但上帝是等到人类家庭出现以后,才宣告对人类的赐福。可见,上帝看家庭是一个整体,上帝所有的福分都是要赐给人类家庭的。正因如此,当一个人犯罪以后(亚当的罪恶),必定会带来全家的覆没。

     

    在《救赎的故事》第五章有这样一段话:(亚当犯罪以后,)天上众生既意识到人类已经沦丧,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将要充满注定遭受痛苦、疾病与死亡的人群,犯法的人也没有出路,天庭便充满了忧伤。亚当全家必须死亡。(在如此情形之下,亚当犯罪所带来的,是对全家的危害。)我看到可爱的耶稣,并看见祂脸上有同情和忧伤的表情。不久我又看见祂就近那环绕天父的极辉煌的荣光。陪同我的天使说,祂正与祂的父作亲密的交谈。当耶稣和天父会谈时,众天使似乎非常焦虑。祂三次进入那环绕着圣父的光辉。当祂第三次从父那里出来时,祂的形体就可以看清了。祂的容貌是恬静的,没有一点困惑与怀疑,却焕发着慈祥与仁爱,是言语所无法形容的。”{SR 42.1}[1]

     

    面对人类——亚当全家所要遭受的厄运,主耶稣基督和父商议救赎的计划。从一开始,救赎计划就是为亚当的全家。换句话说,是为全人类,而不是为某一个人所制定的。虽然全家包含着每一个人。

     

     

     

    《创世记》记载人类堕落速度很快,罪恶像洪水一般侵蚀世界,上帝必须用洪水来灭绝那个世代。但有一人在上帝的眼前是个义人。经上说:“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上帝同行。”(创6:9) 但是,挪亚家里还有三个儿子,就是闪、含、雅弗,他们分别有自己的妻子。

     

    创7:1 “耶和华对挪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因为在这世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

     

     

     

    挪亚作为一个义人,上帝吩咐他和他的全家都进去。“挪亚的警告已为世人所拒绝,但他的影响和榜样,结果使他全家蒙福。上帝以拯救他的全家作他忠心正直的报赏。这对忠诚事主的父母该是何等的鼓励啊!”[19]{PP 98.1}《先祖与先知》第七章

     

    洪水之后(翻过巴别塔的时代),接着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在这期间,上帝又呼召了亚伯拉罕,将救赎的计划重新加以启示。上帝说,那救赎人类的女人的后裔,就从你这一族而出。

     

    创12:1-2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叫别人得福。'”可见这是双向的。上帝说,我要赐福给你,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当你不能叫别人得福的时候,我要赐给你的福分也就不会再有了。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创12:3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我赐福给你的原因,不是让你一个人独享,而是要借助你,使地上的万族都得福。当然这个'你',并非单独指亚伯拉罕,而是指要从亚伯拉罕所生下来的那后裔,是祂要使地上的万族得福。所以,救恩从开始预备,就并非为一个人所预备的。亚伯拉罕要得福,他必须要把福分赐给其他的人,与其他的人分享,叫别人也得福。

     

    亚伯拉罕有个侄儿叫罗得。在罗得后来的遭遇中看到,上帝要来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上帝藉着祂的两个使者对罗得说:创19:12-13 “'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我们要毁灭这个地方……'”天使在毁灭这个地方之前对罗得说,你把你家里的人全部召集起来。创19:16 “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也就四个人从所多玛和蛾摩拉被拯救出来。

     

     

     

    我们再次看到上帝的救恩,不是单救一个人,而是要救全家。这个'全家'再拓展开来,也可以是整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全人类,这是救恩的范围。我个人的得救,是要让我的得福成为一个新的源头,可以使别人也得福。这样的例子从旧约到新约,一直都是这样。

     

    外邦人喇合,当以色列人经过耶利哥的时候,喇合救了探子,后来以色列人攻陷耶利哥城。书6:22-23 “约书亚吩咐窥探地的两个人说:'你们进那妓女的家,照着你们向她所起的誓,将那女人和她所有的都从那里带出来。'当探子的两个少年人就进去,将喇合与她的父母、弟兄和她所有的,并她一切的亲眷,都带出来,安置在以色列的营外。”这些得救的人,他们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举新约的两个例子。首先说撒该,当撒该爬到树上看耶稣的时候,耶稣就对他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路19:9)耶稣并不是说只撒该一个人。

     

     

     

    《历代愿望》第61章对这段话进行了这样一个描写:“撒该不但自己蒙了福,他的全家都与他一同得了救恩。基督到他的家里,给了他真理的教训,并用天国的事教导他的全家。他们过去曾因拉比和一般敬拜者的藐视,而被关在会堂之外,如今却是全耶利哥城最蒙恩典的一家;他们能在自己家里紧紧围坐在这神圣教师周围,亲耳聆听祂所讲说的生命之道!”[18]{DA 556.3}由此可见,因着撒该对救恩的向往,对主耶稣的渴慕,他把救恩也带到了自己的全家。

     

    再看今天主题经文的出处,《使徒行传》十六章,保罗和西拉被关在监狱。徒16:25-28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上帝,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这两个禁卒一看,吓得够呛,就俯伏在保罗和西拉面前。

     

     

     

    徒16:30-33 “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不仅是你一个人得救,你一家人也可以得救。)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你看,这不像我们现在所读到的从西方来的,只是作我个人的救主,不是这种语言。而是你和你的一家都当得救。

     

    预言之灵在《复临信徒家庭》第5章 强有力的基督徒见证 这样说:“基督徒的第一要务,便是力求全家团结合一。而后,这项工作还要推及他们的远亲与近邻。已经接受了真光的人,要以清晰的光芒将它照射出去。他们的言语,因充满基督的爱而吐露芬芳,要成为活的香气叫人活。”[12]

     

    今天是小年,很快要到农历的新年。中国的春节正是阖家欢聚、阖家团圆的重大节日,我们的家人、亲戚朋友也会在春节期间彼此往来。春节正是我们传主基督福音的最好时间。这样的时间段,可以说是上帝特别为我们所提供的,我们要用好这个时间。福音不单是叫个人受益,也要我们的家人、我们的亲戚、我们的朋友同得福音的好处。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让福音深入人心?才能感化我们的家人、我们的亲戚朋友?

     

    《服务真诠》第09章 训诲与治病 “只有基督的方法,才能真正成功地感动人。救主与人相处,为他们谋利益。祂对人表同情,服侍他们的需要,博得他们的信任,然后吩咐他们'来跟从我。'”{MH 143.3}

     

    这段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基督的方法究竟是什么,特别是祂在传道时所采用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却不一定知之甚详。要想对自己的家人和远亲近邻传播福音,就需要熟悉、学习基督的方法。基督当年传福音的时候,祂用了怎样的方法呢?我们大致可以把耶稣的方法归为两类:对那些熟悉《圣经》的人、祂身边的门徒,祂用了一套方法;对普罗大众,祂又用了另外一套方法。

     

    这两套方法的区别在哪里呢?当耶稣在会堂内,祂是打开《圣经》,读里边的经文。对祂的门徒,对法利赛人,耶稣的讲道都是引经据典,用‘经上记着说’来教导会众。有时祂的听众感到不解或提出疑问时,祂就会说:‘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这经你是怎么读的呢?这是一套方法,因为这批人熟悉《圣经》,所以耶稣就用《圣经》上的话语来教导他们。对于普罗大众,对这些可能不太熟悉《圣经》的人,耶稣怎么办呢?太13:34-35记载了耶稣用的另外一套方法:“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这很重要。这里说耶稣若不打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不和他们引经据典。对不熟悉《圣经》的人,耶稣不给他们引用《圣经》,要说就说比喻,说他们熟悉的事儿;从他们熟悉的事,再把他们引到天国的道理,引到他们不熟悉的事情上来。

     

    预言之灵这样写耶稣的方法:《教育特别证言》第11章 种子生长的比喻 “祂用已知的事物来举例说明未知的事物。耶稣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举出实例和比喻,来发挥祂的教训。”{SpTEd67.2}[2]

     

    耶稣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用他们自己熟悉的事情,或用自然界的事情来打比喻。这是怎样的一个方法呢?借用孔子的一段话,可以很好地用在这方面。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你就近取材来打比方,用别人听得懂、够得着的事儿来说事、做事情,这就是推行仁爱的方法。

     

    看耶稣传道,基本上都是用听众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因此耶稣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的方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事情打比方。孔子这段话还有个高明之处——画龙点睛,点睛之笔,就在于他说这是传播仁爱的有效方法。不是拿你熟悉的方式去说事,而是拿别人熟悉的东西说天国的道理。

     

    现今流行'情商'这个词。情商低的人和别人谈话,老说自己熟悉的事儿,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自己的专业,说自己的专长;情商高的人就说别人熟悉的事情,让别人去说他的事情,说他的领域,让谈话能很好地维持和进行。虽然说的是情商,但和耶稣的方法也是靠近的。当别人根本不熟悉《圣经》,你和他谈《圣经》,有时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常常听到很多人说,我们传福音直接用《圣经》就可以了,直接讲十字架就可以了。你看耶稣是怎么做的!你读过《圣经》吗?研究过耶稣做事的方法吗?建议有此理念的人重新读一下太13:34-35 耶稣“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

     

    耶稣降世,要把创世以来的事发明出来,就要通过比喻的方法,用老百姓所熟悉的方法,把救赎的大计说出来。若不用比喻,就不跟他们说什么。这和我们今天很多人的想法和做法,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检查一下自己,我是不是真正了解主耶稣的方法?我要把福音传给我的家人、传给我的朋友,除了要懂得'经上记着说'之外,可能还需知道要用他们熟悉的事情来说。

     

    懂得'经上记着说',这叫只知其一;要懂得用比喻,懂得用别人的方式,用别人了解的事情说天国的道理,这叫知其二。很多人可能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信主以后,我们生活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生活在自己所构建的一个相对安全的小圈子里边儿。我们读的书籍也一样,逐步地就把自己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很难感受到外界和外界的需要了,习惯性的就把'经上记着说'当成唯一的方法。耶稣没有叫我们给自己构建一个安全的小圈子,把自己禁锢起来。

     

    现在有一个统计,教会真正对外传福并有效的人,只有5%,另外95%都已经不行了。为什么呢?95%都是老教友,只有5%才是新教友。只有他们还和外界有联系,还能感受到外面没有信主的人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疙瘩(症结)在哪里;95%的老教友,久而久之的,就不在世界上了,不食人间烟火了,不太了解世人思想上的困惑,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

     

    耶稣的教导恰好相反。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十七章的祷告中说:约17:14-16 “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我把经上记着说、把救赎的大计、把福音传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上帝让我们传福音,不是让我们从世界上孤立地逃出来,祂是让我们生活在世界又不属于世界。

     

    耶稣在临升天之前,就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同样,今天的基督徒在向亲戚朋友传福音的时候,你应该给他们打怎样的比喻,跟他们说什么?他们根本不熟悉《圣经》。耶稣在那些不太明白《圣经》的人中间,不用比喻,就不跟他们说什么。你从哪里开始?是不是应该考虑从他们生活中间、他们所经历的、他们所熟悉的事情开始,或者是他们所熟悉的历史上的人和事、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些事情,从这些已知的事物开始,把他们引到未知的事情呢!

     

    来观察小孩的成长。在家里,是父母带着,所以父母就使他有安全感;若来一个生人、朋友,他不熟悉,就会认生,没有安全感。儿童时代或者婴儿时代的这种心理,影响我们一生,都是跟着这个心理而走,都有一个认生的过程;对于陌生人,哪怕是再好的人,我们一生都是这样。同样,对于一个人生的道理,也有这样心理上的距离。对于我们熟悉的事情,我们会有信任感;对我们还不太熟悉、比较陌生的事情,熟悉和信任需要时间,这是人的一个自然的心理过程。

     

    上帝明白这样的过程,所以祂在《圣经》中至少有两段经文:箴4:18 “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黎明的光开始怎么样?很微弱。但是你慢慢地熟悉它,跟着光走,你就逐步走到更大的亮光之中。何6:3 “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基督是大光,可是祂出现的时候,就像晨曦——微光。我们接受亮光也是这个过程,真理的出现,都是从黎明的晨光,从晨曦走向正午的大光,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今天和大家分享《你和你的全家》,我们觉得就有一个责任:福音不只是给我,耶稣不只是来作我个人的救主,祂要作我全家的救主;福音是要因我的接受而临到我的全家。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在小年的时候,还有春节的时候,我们就特别给大家分享这一讲,而且在春节期间,把《道的传人》再次推出。这是一部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来探讨、来寻上帝给予我们的爱,上帝对我们的赐福等方面的纪录片,希望大家能分享给你们的家人,多一个新的渠道,向我们的家人传福音。

    在结束前,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你要向你的家人,你还没有信主的朋友传福音,你应当去了解一些什么?你应当从哪些他们已知的方面,把他们引向未知的?有哪些东西是你应当去进一步学习的?有人说,我只要有《圣经》和‘预言之灵’就够了。我们自己又应当在这些方面做什么努力,才有可能让这条路走得更好?有人担心,说那这样的话会不会造成误解?其他的知识领域里也有很多错误啊!

     

    举耶稣讲的一个例子,祂为了说明问题,打了个比方,在《路加福音》十六章,讲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拉撒路是一个穷人,他死了以后就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耶稣就是讲故事,亚伯拉罕之怀能抱几个人呢?但在当时的犹太人中,就流行一种说法:义人死了以后,就去了亚伯拉罕的怀里。这在《圣经》里没有任何根据,只是流行于民间的一个说法。用今天中国流行的话说,这就属于以色列的国学,它不属于《圣经》的范围。哪怕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但是因为老百姓知道,耶稣就用它来打比喻。祂也知道这个讲法写在《圣经》里,将来会被很多人误解,但依然不改变祂这样的做法。所以我们说耶稣是radical,有时是特立独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很激进的方式。希望我们能从这些方面获得一些新的想法、新的启示。

     

    今天安息日,正逢小年,将我们的思绪重新聚焦,不再对着‘我'自己,而是对着我的家人、亲朋好友;在‘我'个人的学习、努力中,不再只想'我'需要什么,而是说他们需要什么。只有当'我'为他们的需要着想的时候,‘我'才能真正的蒙福。‘我'的思维不再是个人主义的,不是个人倾向或者自私,只为‘我'的得救而考虑,而是为了他人的得救而考虑,做更多的努力和付出。相信上帝会赐福你的努力,正如上帝赐福挪亚、赐福喇合、赐福撒该他们全家一样。

     

    结束祷告:

     

    天父上帝,我们满心地感谢赞美主你的恩典。感谢你的慈爱,感谢你所制定的救恩,是为着全人类,为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也是为着每一个个体。主啊,愿主你藉着我们今天的分享,藉着看《圣经》的实例,看主耶稣基督作工的方法,让我们从中学到教训,让我们不仅学习‘经上记着说’,也学习用比喻的方法,对那些还不熟悉、不认识《圣经》的人,把福音的真理传给他们。主啊,这可能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辛劳、更多的努力,但求主记念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求主开启我们的心,让我们将对焦在个人的焦点扩大,更多的关怀我们的邻舍、我们的家人。献上感恩、祷告、恳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愿主赐福每一个家庭,我们小年幸福、蒙福、快乐、平安!

     

     

    主恩永皆

    新年进步

     

     

     

    0